過去,國內媒體經常用「意外」兩個字,來形容「内科」從無到有的過程。
「內湖科技園區 (簡稱内科)」在臺北市政府最原始的規劃中只是個輕工業區,卻因擁有便捷的交通網絡和臺北都會區的優質人力等條件作為後盾,很快地吸引了高科技產業的目光以及國内外大廠的進駐。「内科」的蛻變,令臺北市政府始料未及,更讓原本的輕工業區,成功轉型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科技園區。
這個都會型科技園區的開始,也許是個美麗的意外,但她能夠在短短十年當中,達到目前的成績,卻絶對不是個「意外」。
(一) 「改變的起點」──基隆河截彎取直計畫
圖/取自《內科奇蹟:一個首都科技園區的誕生》
隨著河道淤積、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發展,基隆河上持續了兩百年的流金歲月,終究還是抵擋不住文明浪潮的沖刷而逐漸沒落;民國56年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後,原本散佈在基隆河周邊住宅區、商業區内的未登記工廠,更讓市民的生活環境受到嚴重衝擊。
民國70年臺北市政府開始對基隆河截彎取直展開規劃,民國76年基隆河截彎取直計畫拍板定案,這對内湖科技園區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為了未來能提供臺北市更大的工業發展腹地,臺北市政府在民國72年對外公告「内湖輕工業區用地都市計畫」,並在民國74年公告實施「擬定内湖輕工業區附近地區細部計畫」,要將百年來商旅絡繹不絕的基隆河沿岸,規劃成一處以無污染工業為主的「輕工業區」。
市政府建設局隨後又在民國79年,進一步公布施行由市議會審議通過之「臺北市内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讓「内湖輕工業區」的產業輔導發展有法源依據,也替未來的「内湖科技園區」奠定了基礎。
(二)「無心插柳柳成蔭」──輕工業用地蛻變為科技總部
圖/攝自陳金讚老師、200712 aerofoto from aeroFoto.gemvg.com
- 「內湖科技園區的前身」──內湖輕工業區
內湖科技園區原名為「內湖輕工業區」,自民國58年即劃定該區域,面積原為128.9 公頃,惟當時並未使用開發。
因內湖區最早的時候是以農業、磚瓦業以及煤礦業為主的傳統產業地區,在民國七o年代時,住宅區內散布著非常多違法的小型工廠影響了居民生活品質。臺北市政府為了解決這項問題,於是決定介入規劃一個容納這些小型工廠的工業區──定名為「內湖輕工業區」。
民國74年內湖輕工業區細部計畫正式公告實施後,決定採市地重劃方式予以整體開發,並將該區列入內湖區第六期重劃區辦理,故該工業區亦稱內湖第六期重劃區。
內湖輕工業區當時主要引進目前臺北市最迫切需要之工業種別,包括:印刷出版、電子機械器材、修理服務業(如:汽車修理)、金屬製品、服飾製品、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等。
- 「慧眼識福地」──遠雄集團鎖定高科技產業興建第一棟廠辦大樓
正當輕工業區一片蕭條,僅有少數汽車維修業廠商在該區內設廠,遠雄集團的董事長趙藤雄卻看好這是一塊未經琢磨的璞玉,趁當時地價尚低,大量收購內湖輕工業區的土地,並運用人頭公司申請工廠登記以取得建築執照,興建起一棟棟時稱集合式的工廠,推出內湖第六期造鎮計畫,以「臺北科技城」、「臺灣新矽谷」等科技重鎮的形象對外行銷。
遠雄集團在內湖輕工業區所蓋的工廠,看起來不像工廠卻像辦公大樓,因為該集團鎖定的是高科技業者,而高科技業者需要的卻是多功能的辦公大樓,用工業區的工廠價格,可以買到和臺北市中心商業區一樣品質且坪數更大的辦公大樓,對業者來說,簡直就是俗擱大碗。在此消費者購買誘因的刺激下,遠雄集團在民國85年推出的遠東ABC Hi-Tech廠辦系列立刻供不應求,銷售一空。
更吸引其他的建設公司,如華固、長虹、皇鼎、力寶等多達十五家的建設公司陸續跟進,從此建商進行該區位各式各樣華麗辦公大樓的興建,聚落效果產生,進而又導致該區位地價上漲及產業結構逐漸發生變化。
此外,由於許多高科技公司在內湖輕工業區購地,逐漸產生聚落效應的同時,開始有規模較大的高科技企業跟進,如臺達電、仁寶電腦、明碁電通等先後加入行列,除了跟建設公司購買廠房,有些企業甚至自己購地蓋廠辦大樓,大廠進駐的同時又帶進其上下游的廠商,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業隨之進駐。
(三) 「因勢利導的臺北市政府」──法令鬆綁與服務中心設立
圖/取自《內科奇蹟:一個首都科技園區的誕生》
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的前身,是為了安置違章工廠而設置的內湖輕工業區,然而隨著資訊電子、通訊、生技等高科技產業的進駐,後來臺北市政府變更都市計畫,開放更多產業及其輔助性產業(如:創投、銀行)進駐,致使讓內湖科技園區儼然成為高科技產業營運總部聚落與臺北市的產業重鎮。
所以,時任的臺北市長馬英九曾說:「政府原沒有內湖設科技園區的構想,但民間自行發展成形,政府等於是被拖著走,不過拖一陣子後,市府立刻趕上進度,主動設置單一窗口服務廠商,同時採取開放政策,尤其是讓法令鬆綁,讓創投公司也能進駐園區,對科技公司發展幫助很大。」
- 產業進駐的法令鬆綁
關於法規部分的癥結,深入了解內湖科技園區發展的某一臺北市議員曾進一步解釋:「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臺灣大哥大為了配合工業區的規定,就在一樓買了幾部機器供市政府查驗,檢查完後就馬上存封,這是一個相當可笑的現象,可是當時在園區內這種現象比比皆是。
很多進駐廠商拿不到執照,動輒到議會陳情,而且在工業區內依都市計畫規定也不准設餐廳、銀行,這完全不顧園區內的現狀;尤其是當時園區仍沿用『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更是可笑。」
由於廠商的強大壓力,臺北市政府在核心產業與次核心產業的規範下,盡量配合廠商的需求,於民國88年公佈修正「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逐步放寬產業進駐的限制。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民國91年市府為配合經濟部提倡「企業營運總部」的概念與政策,公告核准「企業總部」在園區內設置,大大加速廠商聚落效應,奠定了「臺北矽谷」的地位。
- 「貼近民意的高效率」──內湖科技園區服務中心
圖/取自《內科奇蹟:一個首都科技園區的誕生》
自民國86年到88年的三年間,內湖輕工業區內的土地很快就蓋了許多的廠辦大樓,進駐的廠商也逐漸飽和,區內開始出現高密度使用的問題,如:上下班時間大塞車、缺乏餐廳、停車位不足等;更重要的是,進駐的廠商遇到土地使用管制、工廠登記、工商登記等方面的問題,卻沒有一個可供諮詢的單位提供協助,因此許多廠商開始聯合起來,希望市政府能比照一般工業區的管理處,在園區內成立一個單一窗口的專責機構,同時也因內科正爆發出驚人的產業聚落效應與生產力,引起市府對該園區真正的關心。
民國90年「內湖科技園區服務中心」成立,輔導廠商進駐的工作並提供廠商意見申訴的管道;並且在三年內,由時任馬英九市長與園區廠商共進行了八次的座談會,聽取廠商的意見;民國93年市府進一步協助輔導成立以個別廠商為主的「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奠定對園區內廠商服務的運作模式。
- 正式更名內湖科技園區
在民國90年第三次與園區廠商舉行座談會中,時任馬市長宣佈將「內湖輕工業區」更名為「臺北內湖科技園區」。至此,內湖科技園區正式定名。
(四)「臺北矽谷」的美譽──內湖科技園區的迅速起飛
圖/取自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
民國92年臺北市政府首次對內湖科技園區內之產業進行調查,在報告中園區內產業產值高達7,691億元,年產值超越新竹科學園區;民國93年進行第二次產業調查,內湖科技園區產值更提升至 1兆1.7 千億元,並較前一年成長51.7%。
經濟日報同年度的報導寫道:「在群聚效應帶動下,影響臺灣高科技產業的前100大企業都已進駐內湖科技園區,包括:明碁、光寶、仁寶、普立爾、華邦、精業、大眾、致伸等知名公司都將總公司的全球運籌總部設在內湖六期,知識經濟的新生態已然成形。
產業聚落提供一次購足服務,像螞蟻雄兵一般憑藉管理能力與產業聚落優勢,將臺灣產業快速彈性的相互支援體系,與國外買主緊密串聯。立足在內湖高科技園區的企業,已連成綿密的跨國科技網絡,成長也更快速。內湖科技園區可與信義計劃區金融中心、南港軟體園區行形成金三角,奠定臺北矽谷的國際地位。
另一方面,政府為加速內湖科技園區的發展,積極建設十大交通網路,讓內湖六期成為臺灣的科技心臟。也吸引大型企業選擇做為總部的所在。」顯見內湖科技園區在短期內飛躍性地成長蛻變,以及對全臺灣產生的影響力已不可忽視。
(五)內湖科技園區發展變遷的啟示
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新竹科學園區由中央政府在土地開發、產業發展方向上完全的主導,轉變為臺南科學園區由中央開發、提供土地,產業的發展走向卻由私部門主導,到今天內湖科技園區從土地開發、廠辦大樓興建到產業發展走向的決定,都是由民間的業者、廠商包辦,「内科」的崛起,象徵著臺灣的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紀元,政府不再是都市開發的唯一主導者,因為「内科」就是許多企業人士用前膽性眼光大膽投資,臺北市政府體察民間需要,進而因勢利導,共同打造出的一個都會型科技園區,企業經營和都市發展,在這塊土地上證明了雙贏的可能。
內科的發展可以給地方政府的啟示是「因勢利導」,政府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可以主導一切,對問題的思考應從廠商的角度來思考,包括:產業進駐條件限制的放寬,以及獎勵民間投資自治條例的實施,吸引了更多產業的進駐,不僅使得園區內原有廠商得以名正言順的經營,也得以取得租稅與融資的優惠,同時透過核心與次核心產業的公佈,園區的未來也得以正確、健康的發展而不致偏頗。此外,地理區位的思考也很重要,發展工業區必需須著重地點的選擇,這也是在內湖科技園區成功發展背後的決定性原因。
資料來源:
臺北市政府建設局(民95)。內科奇蹟:一個首都科技園區的誕生。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建設局。
宋吉德(民96)。臺北市政府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為個案分析(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作者 :國立中正大學成教系 羅彗丹